则邪得补愈甚。伤寒先厥后发热,下利必自止。
身虽不热,唇口必干而焦,不比阴症之口中和而有水者。故其所至,癃罢以起,夭伤以愈,求治于门者屡常满;而先生闭户谢客,以数十年经历,神合百世之上,潜心考证,笔之于书。
此首揭伤寒表症,若欲作汗,必先见烦热躁闷,呻吟不宁之候。若以汗多身热,阳明里热治之,是犯失散在表之风温矣。
然治病之法,不可失于通塞,或一气之微汗,或一旬之通利,如此乃常服之法也。余今又不得不补赘苦寒之方,以治三阳热毒上冲,非违背前贤,实相需互备也。
为衣)上以七味为细末,炼蜜丸,如弹子大,朱砂为衣。予按∶用药治病之法,寒因热用,热因寒用,正治也。
成氏云∶甘草汤主少阴热壅咽痛者;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者;半夏散主少阴客寒挟痰咽痛者。头痛发热,是太阳症,今脉弦而细,属少阳之脉,故不可用麻黄汤误汗。